- 宁佳;李韬;
数字技术是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高效化和智能化的关键力量,对城市社区治理中数字悬浮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数字技术与治理实践的深度融合,实现更加和谐、智慧、可持续的社区治理。以结构功能主义为理论视角,将研究思路扩展至“结构-过程-功能”,选择H市F社区为例进行探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城市社区治理中的数字悬浮,产生于社区运行体制灵活性不足和治理共同体尚未形成所导致的结构松散,数字技术自身缺陷和主体数字理念偏差所造成的过程偏差,技术执行异化、供给端忽视数字适用性以及需求端数字素养不足所引发的功能缺陷。为破解数字悬浮,应以协同治理促进结构耦合,改进技术、调节理念实现过程调适,推动供需端匹配实现功能完善。
2025年04期 v.25;No.134 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5K] - 姚龙;吴红霞;
在全球耕地资源约束加剧和健康中国战略推进的双重背景下,盐碱地中药农业发展已成为盐碱地综合利用特色产业形态的重要探索方向。研究基于中药农业产业的纵向延伸、横向融合与系统重构三维逻辑架构,从核心链条、多层产业和支撑体系三方面构建产业体系综合框架。纵向维度聚焦产业链延伸的垂直整合,横向维度探索多产业协同的跨界融合,系统维度关注产业生态的整体重构。研究表明,在盐碱地中药农业特色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当中,核心产业链条依托数据链、政策链、价值链、产品链和服务链的完善实现延伸,多层产业表现在盐碱地中药农业特色产业体系由基础支撑层、中间链接层、集约扩展层三个层次的产业构成,支撑体系由政策、资金、人才、数据、创新等要素构成,进一步针对产业链条长、业态丰富的盐碱地中药特色产业体系,提出发展对策和建议。
2025年04期 v.25;No.134 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6K] - 樊鸿杰;陶卓然;
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是优化国内消费市场的关键环节,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基于2013—2023年地市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第一,山东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可以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以及政府支出水平同样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二,数字普惠金融不同维度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覆盖广度对缩减城乡消费差距作用最大,其次是数字化程度;第三,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影响程度具有异质性,在经济水平较高区域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水平能更大程度缩减当地消费差距。
2025年04期 v.25;No.134 3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2K] - 窦晨旭;马艺宁;王景文;
基于基本心理需求理论(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Theory, BPNT)与扎根理论,系统探讨大学生阅读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路径。通过文献研究与专家访谈,构建包含认知互动、自我导向、社交联结的三维阅读素养模型,并提出“需求驱动-环境赋能-评价引领”的系统培养策略范式。研究指出:满足自主性、胜任感与归属感需求能有效激发内生阅读动机;资源平台建设、文化氛围营造与家校社协同构成环境支持核心要素;多元化评价与过程性反馈机制则推动阅读素养的持续发展。研究成果为高校阅读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范式,对学习型社会构建具有参考价值。
2025年04期 v.25;No.134 4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