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晓轩;蔡定昆;
推进相对贫困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新质生产力赋能相对贫困治理现代化实质上是以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科技突破、创新要素配置以及倡导绿色发展为基础,在相对贫困治理领域持续夯实物质文明基础、强化精神文明导向、加强政治文明保障、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筑牢生态文明根基,稳步提高相对贫困治理水平。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质态赋能相对贫困治理现代化具有更新治理观念、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创新治理手段等价值意蕴。基于此,从巩固产业基础、优化治理结构、加强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提高可持续性等方面提出新质生产力赋能相对贫困治理现代化的实现方略,为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探索性贡献。
2025年03期 v.25;No.133 1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 任伟;蔡冰洁;
为建设交通强国和海洋强国,港口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强大引擎。港口天然区位形成的产业集聚有利于发挥集群效应,赋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以上海临港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2010—2023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构建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集群研究框架,从时间与空间双重维度解析临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效果。研究发现:产业集群通过知识溢出、资源共享与产业链整合三大机制显著推动临港企业数字化转型,且这一效应在低行业竞争地位企业、民营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中表现更为突出。基于此,建议政府通过专项补贴、数字化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等政策鼓励企业依托集群生态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以实现临港产业体系的高质量跃升。
2025年03期 v.25;No.133 27-3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 程博;沈宇轩;
粮食安全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审计监督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与风险管理三道防线理论,着重探讨国家粮食安全审计体系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表明,国家审计、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多审计主体协同合作机制能够通过明确委托代理关系和优化风险防控体系,满足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及赋能粮食安全战略的现实需求;在实践层面,应针对不同审计对象(包括国家粮食管理部门、国有粮食企业及非国有粮食企业)构建差异化的审计协同模式,从而形成全覆盖、多层次的国家粮食安全审计监督网络。
2025年03期 v.25;No.133 36-4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 吴泽钰;吴松江;
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从三级数字鸿沟(接入沟、使用沟、知识沟)维度构建农村居民个体的数字鸿沟指数,运用Probit模型、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探讨了数字鸿沟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鸿沟对农村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主观阶层认同在数字鸿沟影响农村居民幸福感中呈现部分中介效应,数字鸿沟能够通过降低农村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减弱农村居民的社会联结而影响其幸福感,其中社会联结的中介效应更为强烈。此外,数字鸿沟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和年龄差异。基于此,为弥合数字鸿沟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应强化农村基础设施与技能培训精准供给,推进数字适农化改造;以提升农村居民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联结为核心,构建多维支持网络;实施“因地制宜、因龄施策”精准干预,缩小地区与代际差异。
2025年03期 v.25;No.133 4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 卢迪;孔宇萌;唐金武;
面向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任务,发展养老事业促进全体老年人实现共同富裕应是题中之义。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为农村互助养老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将农村互助养老内嵌于现代化进程中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基本特征,并且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下,农村互助养老还面临着内生动力存在不足、组织体系建设滞后、各项机制尚未完善、资源筹集能力较弱以及发展模式相对单一的现实困境。对此,要在文化建构、组织强化、机制完善、渠道拓宽以及模式创新等方面协同发力促进农村互助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期 v.25;No.133 5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 高源山;高馨;曲晓鹏;
唐山抗震精神形成于救灾重建的伟大实践,是近代以来唐山红色文化的延续,植根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其“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核心内涵,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了独特的文化基因与精神特质。力图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视角,探究唐山抗震精神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以期为新时代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2025年03期 v.25;No.133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